热力学发展第一阶段 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 温度计的发展、热量概念的演进 |
实际上这是热力学的早期发展史,此时累积了大量的试验与观察的结果,制造出蒸汽机,并对“热”(Heat)的本质展开研究与争论,为热力学的理论建立做好了暖身。在十九世纪前半叶,首先出现了卡诺理论,热机理论(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身)和热功互换的原理(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础)。这一阶段的热力学还停留在描述热力学的现象上,并未引进任何的数学算式。 温度计的发展 1953年:意大利伽利略制造了第一支温度计,以空气为测温物质,由玻璃泡内空气的热胀 冷缩来表示温度的高低。 1632年:法国珍.雷(Jean Rey),将伽利略的温度极倒转过来,并注入水,以水为测温物质,利用水的热胀冷缩来表示温度高低。但管子是开口的,因而水会不断蒸发。 1657年: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西门图科学院的院士,改用酒精为测温物质,并将玻璃管的开口封闭,制造出了避免酒精挥发也不受大气压力影响的温度计,同时选择了最高和最低的温度固定点。 1659年:巴黎天文学家布里奥(Boulliau)把西门图院士传到法国的温度计充以水银,而制造出第一支水银温度计。 1660年到1700年期间:波义耳和其助理虎克(Robert Hooke),甚至牛顿本人均认识到制定温标的重要性,虽然他们没有对温度计制定温标,但对温度计发展的贡献却是非常重要的。 1702年:阿蒙顿(Guillaumel Amontons)仿伽利略的方法制出一个装有水银的U型且与大气压力无关的气体温度计,与现今标准气体温度计相近。 1714年:荷兰气象学家华伦海特(Gabriel Danniel Fahrenheit)制作出第一批刻度可靠的温度计(有水银的,也有酒精的)。他选用三个温度固定点:(1)零度是冰水和氯化铵混合物的温度;(2)32度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;(3)96度是人体的温度。这就是华氏温标℉。1724年他测量水的沸点为212度,同时他还证明了沸点会随大气压力变化。现代人把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之间标以180刻度,就是华氏温标。 1742年:瑞典天文学家聂耳休斯(Anders Celsius)引进百分刻度法,他把水的沸点定为零度,水的冰点定为100度,此即所谓摄氏温标。其同事斯特莫(Stromer)把这两个温度值倒过来即成为近代所用的摄氏温标。到此为止,温度计算是定型了。 热量概念的演进 人们长久以来对温度和热量的概念混淆不清,多数人认为物体冷热的程度代表着物体所含热量的多寡。
另一类的人如虎克,认为热是物质各部分激烈的运动,牛顿也认为热是粒子的运动。1740年左右,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克拉夫特(Baron Richard von Krafft-Ebing)提出冷水、热水混合的公式。1750年由德国移民到圣彼得堡的理奇蒙(Richmann)院士也作了一系列测量热的研究:他将不同温度的水混合,研究热量的损失,并改进克拉夫特的公式。此公式虽不正确,但他却指出混合前后热量要相等的概念。(插曲,理奇蒙在重复弗兰克林的实验时不幸被电死)1755年,蓝伯特(Johann Heinrich Lambert)院士才将热量与温度的概念加以区别和澄清。 真正对热量测量工作有巨大贡献的是英国化学教授布雷克(Joseph Black),他不仅成功地澄清了热量和温度这两个概念,同时提出相变时潜热的概念,并暗示出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“热容量”,而他的学生而弯(W. Irvine)更是正确的提出了热容量的概念。 1777年,化学家拉瓦希(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)和拉普拉斯(Pierre Simon Marquisde Laplace)设计了一个所谓“拉普拉斯冰量热器”,可以正确测出热容量和潜热。1784年麦哲伦(Ferdinand Magellan)引进潜热的术语,同一时期威尔克(Wilcke)提出若把水的比热定为1,则可以定出其他物质的比热,但是在这段期间人们依然认为热是一种物质是正确的。 1789年生于美国后到英国又到德国而受封的伦福伯爵(Count Rumford)(原名Benjamin Thompson)在慕尼黑监督大炮钻孔,发现热是因摩擦而产生,因而断言热不是物质而来自运动。 1799年英国化学家,即后来的首任皇家研究院院长戴维(Sir Humphry Davy)在维持冰点的真空容器中进行摩擦试验,发现即使是两块冰相互摩擦也有部分冰溶化为水,所以他认为摩擦引起物体微粒的震动,而这种振动就是热。 虽然有伦福和戴维教授极力否定热是一种物质的说法,但是仍无法改变人们认为热是一种物质的概念。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后,卡诺(Nicolas Leonard Sadi Carnot)死后50年其理论才被人们重视,加上德国梅耶(Julius Bobert Mayer)医师和英国物理学家焦尔的努力才改变了人们的观念,促使了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成熟地产生。 |